影视
演员
演艺圈
男演员
如何评价TA的演技

如何评价演员张译?

关注者
1,467
被浏览
3,314,513

449 个回答

新添加一些小感想:

第一次回答破百,实在是有点意外。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因为张译的优秀让大家产生了共鸣。我也想在此多说一两句。其实我们现在的娱乐圈里有很多优秀的演员,录音棚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他们进来不再有任何的光环,没有聚光灯,没有摄影机。这个时候更能看出一个演员本身的性格和教养。很多老牌的演员大多德艺双馨,态度认真一丝不苟,戏又好对人也和善。像成龙、葛优、范伟、冯远征、吴刚等等他们很“尊重”自己的职业,只有先尊重自己,才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重。

电影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的“门槛”,有太多演员没有“实力”的演员,在“资本”的运作下,获得了旁人所无法拥有的资源,从而暴露出自己的问题。

有一些演员,在网上有各种的争议,但褪去光环以后,本性并无问题(一切不排除还在表演可能)只能说网络这个环境,太容易放大某些细节和问题。

我们不要去评判孰是孰非,毕竟每一个被推到台前的演员都是资本与观众的双向选择。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自我的“审美标准”,只有观众越来越难“伺候”,制作越来越无法“糊弄”,那么这些好的演员才会有更多的机会给我们带来一部又一部的佳作!

==========分割线=========

原答案:

我就说一个事情,《金刚川》后期配音,张译第一次来的时候,配完了自己所有的台词,很多并不是需要重配的,但张译认认真真的把每一句的口音进行修正,一边听着方言指导的师范,一边配。过了两天因为改剪补拍等原因,张译第二次来配音,三分钟的戏配了三个小时,细扣每一个音每一个细节。结果我们再往后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地方台词意义不准确,需要让张译再改一次,本来就说想别的办法补救一下。但配音导演打电话给张译之后,张译二话不说直接开车40公里,半个多小时到了录音棚,当时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张译到棚里已经快十一点了,只为了配了一句话五个字。配完了自己又开车回了家。我入行八年,录过的明星演员不计其数。恕我个人直言,这样的演员不火谁火,这样的敬业的人不得奖谁得奖?!进了棚摆架子的演员一大把,难伺候的也不少。张译这样的演员从我录完他之后,以后我见人就吹爆他,不为别的,就因为我真的认为他值得!

编辑于 2020-10-18 17:41

运气烂到爆的张译,早该红了

关于张译的演技似乎没必要拿出来讨论。

因为都是清一色的好评,毕竟他离老戏骨,只差老了。

可对于张译如何成为一名好演员,却值得大说特说。

张译与其他演员不同,他身上没有距离感,总有一种就是你某个朋友的感觉。

没剧组跑的时候,他就待在家里看看书、逗逗猫,也没有其他别的爱好。

对待媒体说话滴水不漏,很少上综艺节目和访谈节目,观众对他有一种神秘感。

说话时慢条斯理,富有哲理,也难怪有人评价说:“我觉得张译不像个演员,跟他交谈完后总觉得他应该是个哲学家。”

近两年的张译逐渐开始被业内接受被大众熟知,2017年由他主演的《鸡毛飞上天》出来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此人不红,天理难容”。

可是,当大家提起张译时又好像想不到有什么标签可以贴在他身上。

他的长相不帅也不算丑就是没有什么特点,演员最怕的是观众对他没有记忆点,张译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现象。

与他一起通过《士兵突击》出来的王宝强、陈思诚、段奕宏等人都有很明显的个人特色。

如王宝强,憨厚;陈思诚,土;段奕宏,硬汉,唯独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把什么印象放在他身上。

在电影总比电视高一头的理念下,张译没有作为一番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诸如好评如潮的《追凶者也》、《亲爱的》、《绣春刀·修罗战场》、《山河故人》等电影他都作为男二男三为他人做嫁衣,直到《红海行动》的出现。

今年的两部重头戏《攀登者》与《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的表演同样出彩,尤其在《相遇》篇里仅靠眼神就能感动众人。

这样的张译应该算红了吧。

但是在遇到康洪雷之前的27年,“衰”可能是最能形容张译的词儿。

他上过的小学、念过的初中如今拆得渣儿都不剩,甚至在教育局都找不到资料。

他也不能碰别人的车,开自己的车没事,只要碰了别人的,那辆车肯定要出问题。

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长时间的衰神经历,所以斗争经验很丰富,时刻都会提醒自己所在单位要是黄了该怎么办。

这样的顾虑不是多余的。

小时候一直想成为播音员的他在高二的时候尝试考了一下北京广播学院,成绩喜人,专业第一,但因还未参加高考成绩当然没有被录取。

但是这次的成绩给了张译信心,在高考填志愿时三个志愿都写了北京广播学院,家人如何劝说都无果,哪怕他当时已经被浙江广播学院录取了。

成绩出来了,专业课第一,文化课也不错。

此时“衰”又找到了他,当时黑龙江的招生名额只有一两个,他败给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一直想让他从事艺术事业的父亲第一次坐了飞机赶去北京苦口婆心的给北广的老师说尽好话,结果自然是灰头土脸。

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哈尔滨话剧学院招表演学习班,家人让他去试试。

考倒是考上了,只是他只能作为自费生,清贫的家庭不足以承担这笔费用,父亲放下了作为老师的文人傲气向亲戚借了三万元才让张译得偿所愿。

到了话剧学院之后,张译发现自己想从事的播音员实在是太小了,演员远比播音有意思多了。

这是张译第一次喜欢上演戏,喜欢上这个可以通过个人魅力去触碰观众心底的工作。

也是那一刻,张译对表演有了执念,开始疯狂的学习与表演有关的一切知识。

每天都去话剧院的图书馆看书,一口气看了2000多个苏联剧本,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张译的表演有了底蕴。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张译想学话剧表演,但是在哈尔滨一年能有一次演出就不错了。

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张译来到了北京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体检不合格被刷,报考中戏,被老师劝说能不能换个系再考。

命运的羁绊让张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吃演员这碗饭,一度都有了放弃的念头。

最后北京的战友文工团给了他学习表演的机会。

有学上并不代表就有戏演,在文工团的十年里,他场务、干事、记录员……都干过就是没有得到表演的机会。

毕业之后,一直没戏可演。

五年间他给各大剧组投简历寄照片都没有得到一个角色,他的单位也不让他上台,认为他不会演戏。

康洪雷在筹拍《民工》时的剧组副导演打电话给张译邀请他出演一个角色。

但又一个电话来了,团里让他火速赶回去,说有个导演想见他,这个导演就是顾晶导演,张译曾在她的电视剧里跑过龙套,这次是想让出演男三号。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得到了一个重要角色,张译随即推了康洪雷导演的戏。

好景不长,随后团长就召开紧急大会,在大会上公布顾晶导演已被开除,对张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自己想演戏但是一直得不到认可。

一股想要证明自己的气始终憋在心里。

张译拨通了《民工》副导演的电话,还好这个角色还在为他留着,当演员这么多年,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演戏经验。

也是这次机会让康洪雷认识了张译,这才有了后边《士兵突击》中的史今史班长。

2005年,在拍摄《乔家大院》时,胡玫导演的一番话再一次打击了张译。

胡玫当时对他说:“男演员要是在28岁之前还没有出头就回家洗洗睡吧。”

彼时的张译已经27岁,这番话对他影响颇深,至今在采访中他都不断谈及,一句话差点让自己选择了重新择业。

人衰不会衰一辈子。

《士兵突击》的大火,让他被全国观众熟知,人们都记住了这个对许三多负责任的暖男史今班长。

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他把许三多从农村带到部队,一步步地教他怎样成为一个好兵而不是他父亲口中的“龟儿子”。

为此,连长、副班长接连跟许三多“吃醋”,甚至伍副班长都给许三多下了死命令不要在班长三米之内出现。

就是这样一个男三号的角色让张译拿捏的合理到位,尤其是退伍时连长带他去天安门的那段哭戏,击垮了观众早已决堤的泪腺。

至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人说张译不会演戏。

随后他出演了一系列军事题材的电视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小太爷”孟烦了,《生死线》里的何莫修,《兵团岁月》里的乔海洋……

塑造了一系列军人形象之后,张译开始反思自己不能因为当过兵就一直重复自己,他觉得作为演员应该有多面性而不是跳不出舒适区,他决定转型。

便有了《北京爱情故事》、《抹布女也有春天》、《辣妈正传》、《鸡毛飞上天》……

尤其是《鸡毛飞上天》更是让其获得了白玉兰奖,有一段被称之为教科书式的片段就来自他。

因为陈金水的原因,导致两人八年分离,陈江河也苦苦找寻了洛玉珠八年。

终于在八年后,两人在两辆背道而驰的火车上相遇了,陈江河第一次确定此生爱的那个人就在眼前时带着激动与慌张的心情。

八年了,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那个人,他不敢相信,前后看了一下,紧张的发不出声音来。

调整呼吸后,停顿,平息,终于喊了出来“骆、玉、珠”三个字时,每一个咬字都得用尽全力。

两人之后的重逢,眉目之间的微表情都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如今的张译有了《红海行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的加持,事业自然顺风顺水。

但他的成功是靠着自己的执着、低调与谦逊,这才成就了今日的张译。

他拒绝用任何标签来概括自己,不管是清高还是其他,至少这样的他对待演戏这件事足够认真。

他就像一碗老茶,初喝咸涩难咽,多次品尝之后一定爱上这个味道。

参考来源:张译各大访谈,如金星专访、《人物周刊》、《可凡倾听》、《易时尚》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编辑于 2022-10-08 12:58

我没看过《北京爱情故事》,前两年根本没听过他。

《亲爱的》刷了两遍。

黄渤找到孩子之后他躲在街角,他坐在车里,他在生日宴上灌醉自己狠狠的亲了孩子一口,他悲伤绝望的样子让我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张译。

《追凶者也》首映,70%冲着刘烨,30%冲着他。

二刷80%冲着他。

关上ktv的门抱着姑娘得意洋洋的告诉她马上就要赚钱了的样子;最后被警察崩了之前哭诉着黑心开发商的可怜样儿;在大巴车上睡过头时气急败坏的起身给了胖大姐一巴掌;穿着一身纯白的衣服去"干活"时给自己裤脚小心翼翼的掸灰顺便给了路过身边扬起巨大灰尘的拖拉机一个巨大白眼…

张译对小人物的演绎和把握之精准,是让我记住他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一个会观察生活的人。

非常会。

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达到了喜剧的要求,也有着悲剧的核心。

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普通的愿望,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可是谁说你能因为朴实就错的情有可原呢。

除了电影,最后一次看张译,好像是一部电视剧,跟陈乔恩演的,名字我忘了。

我快进着看完了。

烂俗的故事,张译演的看起来也没费什么力气就能达到导演的要求。一个油嘴滑舌的普通北京土著,在爱情和亲情的夹缝中努力生存。

我不太想看到这样的张译,也不想看到这样的陈乔恩。烂俗的剧本,什么演员都撑不起来,这种电视剧适合我妈在阳台晒太阳织毛衣看,打发时间。

后来,看见张译进知乎了。

频繁的关注猫的问题…推到我的TL上,问题是,我不喜欢猫啊张译先生!

他写的几篇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篇"雕花"。

因为有共鸣。

因为我也是一个这样自娱自乐的人。

挺有意思的,独处。

自己跟自己玩,不用被别人当做神经病。想法多而杂,虽然最后能好意思拿出来分享的没几个,但是无论哪一个都能把自己逗笑的感觉是真的不错啊…

啊,我基本上没什么特别喜欢的明星,看电影的时候就算有喜欢的明星,也会看看电影预告考虑一下要不要为这部电影花钱。

所以~张译,加油啊!希望以后你的每一部电影我都愿意买票去看!


但是,你不会演《摆渡人2》吧?

不不不,《小时代8》也不行。

什么!《步步惊心》也不行!

喔,那个《夏有乔木冬虫夏草》也不行!

啧!好烦!这样吧,请你务必避开AB,景甜,袁姗姗,唐嫣,张檬…这种类型的,你应该能避开很多坑!

加油!

编辑于 2016-12-29 16:51

2020年10月,张译赢来了“三喜临门”。

首先,张译与吴京、邓超、魏晨等主演的抗美援朝主旋律大片《金刚川》,10月25日就将上映。从预告片看,张译的角色是本片戏份极重的第一主角。也意味着既2018年大获成功的《红海行动》(36亿票房)后,张译的一番票房又将大幅度刷新。

而后,张译作为主演之一的电影《八佰》票房突破30亿,也让他的主演电影累积总票房,突破100亿大关,也是继吴京、黄渤、沈腾、邓超、杜江后,第6个突破百亿票房大关的,加上随后的欧豪、王宝强、刘昊然、徐峥,共同组成了【百亿票房俱乐部】,也是当今中国影坛毫无疑问的一线中坚男团。

其次,张译主演的张艺谋导演新作《一秒钟》,历时2年多改版,终于得以于11月底上映。这部影片此前已经入选了2019年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张译凭电影《山河故人》,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二部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男主作品。

从十多年前,《士兵突击》的“史今班长”,到《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孟烦了”,年轻的张译就成为业内与观众心目中有口皆碑的实力派演员。

之后,张译和孙俪、殷桃、海清、潘虹、陈乔恩等一线女星合作,担纲男主角的《辣妈正传》《新上门女婿》《守护丽人》《女不强大天不容》《嫁个老公过日子》等热播生活剧,也让他刷足了“脸熟”,一度成为人人熟知的“国民女婿”。


最近5年的张译,星途更如上了快车道一般一飞冲天。

2015年,张译参演了电影《亲爱的》,10多分钟戏份,竟能技惊四座,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2016年,张译主演电影《追凶者也》,入围上海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大学生电影节影帝,并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得到了这个含金量超高的“业内影帝奖”,也就意味着他的演技实力,被国内大多数导演一致认可。

2017年,张译主演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凭“陈江河”这个角色,获得白玉兰奖视帝金鹰奖视帝,并提名飞天奖视帝。

2018年春节档,张译作为第一主演的战争片《红海行动》,在预售和首日排片量垫底的逆境,一路逆袭斩落36亿票房,成为2018年票房冠军,并获得获百花奖/华表奖的最佳影片奖。张译塑造了“蛟龙队长”这个经典银幕形象,首次提名百花奖影帝。

2019年国庆档,张译主演了《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两部主旋律大片,合计40亿票房。并凭借《祖国》单元主角,长达20分钟的、近乎出神入化的眼神戏,再次提名百花奖影帝。

近年来,张译更开始尝试幕后工作,2019年,他担任编剧/监制的主演电视剧《光荣时代》,取得双台(1.37%+1.23%)的极高收视率。2020年,他又担任了另一部主演电视剧《重生》的艺术总监。

在四十不惑的年龄,张译已获得白玉兰视帝、金鹰视帝、金鸡奖最佳男配、导演协会奖影帝、大学生电影节影帝,话剧金狮奖提名飞天奖视帝和百花奖影帝,入围戛纳影帝和柏林影帝的最终竞争,

比起主演电影票房过100亿,他更难得的,是有了超过二十部的颇具口碑的优秀影视剧和经典角色:

电视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钢铁年代》《北京爱情故事》《生死线》《兵团岁月》《鸡毛飞上天》《温州一家人》《好家伙》《雪花那个飘》《光荣时代》……

电影 :《追凶者也》《山河故人》《亲爱的》《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八佰》……

而且,刚和张艺谋导演合作完《一秒钟》,他又成为张导新片《悬崖之上》的男主角;刚和管虎导演合作完《八佰》,新一部战争大片《金刚川》的男一号又选中了他……

据说,拍摄《一秒钟》这部影片时,张译为了艺术效果而强行暴瘦20多斤,每天只吃一根香蕉充饥,正是这种敬业到极致的工作态度,才促成了张艺谋导演与他的二次合作。

张译待播的作品,电影《金刚川》《一秒钟》《悬崖之上》《刀尖》,电视剧《国家行动》,这些都将在今后两年陆续见面,都是备受瞩目、戏骨云集的大作。

如今的张译,正是大器晚成,后发先至,不但被业内编导充分信任其实力,也得到广大影迷观众的充分认可:「有张译的片子,一定不会差」。

难怪有人戏称:「怎么电影院一复工,每个大片都有张译?」「张译又有档期了,好资源其他人又没得争了」「张译的演技,离老戏骨也就差个“老”字了

作为当今中生代男星的公认演技派代表,如果论单扛一部平庸烂片票房的“个人号召力”,可能张译尚有欠缺,尚不及「吴京、徐峥、沈腾、黄渤、邓超、王宝强」这公认的六大票房巨星。但作为一部品质大片的第一主演,张译已证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

马上要上映的《金刚川》《一秒钟》两大“王炸”,就是验证他能否晋级“中生代七雄”的试金石了。

同样,这部姗姗来迟的《一秒钟》对张艺谋导演也意义非凡,这是他时隔十年之后,第12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历史上所有亚洲导演中,仅次于已故的印度导演雷伊(13次),甚至超过了他自己的偶像,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10次)。

这位老人的一生成就,几乎等同于近四十年的半部中国电影史。如今他的工作,便是和时光去竞逐朝夕,只欲完成自己未了的艺术理想,而对影片艺术性上的细心雕琢,依旧是努力突破自我,求新求变。

从2018年底至今,不到2年时间,张艺谋已经完成了《一秒钟》(张译、范伟、刘浩存)《坚如磐石》(雷佳音、于和伟、周冬雨)、《悬崖之上》(张译、于和伟、秦海璐)三部电影的摄制,新近又开启了新作《最冷的枪》的选角与制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部自传性质的电影《一秒钟》,正是这位老人通过张译饰演的男主角“张九声”,对自己电影生涯起点的不忘初心的追忆。

光影交织一辈子,此生何求一秒钟。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期待张译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两部电影:《一秒钟》《悬崖之上》都能口碑好评,票房大卖,让这个演技和敬业精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中生代,振翅高飞,鹏程万里!

编辑于 2020-10-15 12:01

打完一场硬仗,演员张译的履历上再添一笔辉煌。


大年初一《红海行动》上映的那天,票房排在六部新片第四位,仅比《熊出没.变形记》高出600万,对于这部从头打到尾的“硬片”,出品方老板于冬淡定表示:不着急,初五以后看我们的。果不其然,很快,这部电影就凭借口碑反超上来,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该片成为国产影史票房第二,已经基本没有悬念。


在电影票房数字持续猛增的时候,主演张译发了条信息说,“都找我拍戏吧,对大家有好处。因为有个作家朋友说,张译=涨亿,一天涨一亿。”这个作家朋友,可能就是他自己,因为张译不光是单片30亿帝,他还真的很会写作。


2013年张译出过一本书《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他说作为演员,几乎每天都行走在路上,听到看到太多有趣的故事,所以花四年时间把它们搜集、整理成书。同时,他还入驻知乎,成为其000号员工。在《红海行动》的拍摄期,张译还在微博上发了很多语音日记,他说,写日记是自己多年的习惯,每天都会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把这一天的经历记录下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重要的事情。



张译的文字生动有趣,比如他这样形容《红海行动》主拍摄地摩洛哥的干燥天气,“如果晚上睡觉不小心张了嘴,一定会被渴醒。”


在他的书里也没少爆老搭档海清的料,比如这段:


海清问经纪人:iphone4s到底好不好?

经纪人:不要再买4s了,iphone 5马上要出了。

海清:5比4s好吗?

经纪人:当然好,又轻又薄又长,处理器的速度也快了好多倍。

海清点点头:太好了,那快帮我买一台4s吧。


这次的红海行动里,张译和海清也再次携手合作, 海清挑战了一个没有尝试过的角色,而张译多年后又一次穿上了军装。



《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讲述由张译饰演的“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在8对150的极端情况下,沉着冷静,与团队默契配合,解救人质的故事。作为中国队长,在这部戏里张译饰演的不是刀枪不入的超级英雄,他只用一句平静而深刻的话点燃全场,“我们是中国海军,来带你们回家。”


电影里打的是一场硬仗,而拍摄现场的每一天,导演、演员和所有工作人员也是用生命在完成战斗。近日,影视圈Magazine采访了张译,他讲述了该片的拍摄幕后。



Q——影视圈Magazine

A——张译


Q:您之前拍过不少军事题材的戏,这次拍《红海行动》有什么不一样?


A:一方面,《红海行动》的格局和胸怀是我参演的军事题材影片之中最大的,意义也是最深远的,制作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之中有太多的第一次令人难忘,比如第一次离开祖国去到非洲拍摄了大半年,比如第一次在非洲垃圾堆捡泡沫盒种菜,比如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沙尘暴之中的龙卷风……所有的体验都很难忘。


另一方面,《红海行动》是对一个演员的综合军事素质和军人气质要求最高的一部电影:军人姿态、队列动作、口令下达、军事指挥能力、体能与战术动作、武器装备的实操、汽车驾驶……因为大家做的都很努力,所以,观众才会觉得这部影片的真实性高。



Q:在前期为杨锐这个角色做了哪些准备?


A:我当了十年兵,这算不算一种准备……


Q:做文艺兵需要和其他兵种一样做基础军训吗?


A:文艺兵的基础也是兵,普通战士的新兵生涯是三个月,我和我的战友们是四个半月,我们的训练科目完全依照正规野战军的科目规定,从内务整理到队列训练,从政治学习到默写《条令条例》,从体能训练到单兵战术、从四百米障碍到打靶投弹、野营拉练,一样都不少。演兵首先要像兵,像兵首先得是兵。


Q:在部队摸过的枪多还是在戏里摸过的枪多?


A:在部队摸过的枪种类少,次数多;在戏里,种类多,次数少。刚当兵的时候天天想摸枪,现在长大了,没那个新鲜劲了,更注意拍摄安全了。


Q:这部电影中您用到的武器有多少种?


A:我自己用到的主要是手枪、两种冲锋枪、烟雾弹和手雷。


Q:演戏是否需要熟知手中武器的各种使用方法?


A:当然啊,虽然原理都一样,但是每一种枪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方法,所以剧组专门给我们请了蛟龙特战队前队员,在开拍前给我们做集训,教了我们很多枪法和硬知识。



Q:这是作为主演台词最少的一部戏吗?


A:这部戏台词确实不多,战争争分夺秒的紧张让你没有时间说话。这个人物更多的是用行动去展现。


Q:戏中杨锐的语言、动作干脆精炼,完全是军事化的,离开部队多年,完成特种兵的演艺,难度有多大?


A:动作的干脆敏捷确实需要恢复,但是语言的节奏是我多年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军人说话往往具备两种节奏,一种是生活常态下的节奏,一种是执行任务期间的节奏。一旦养成,一生都是这样,所以穿过军装的人,脱掉军装,骨子里还是一名军人。


Q:在花絮中看到您吊着威亚悬在很高的半空还拍小视频,一点都不害怕吗?


A:不怕啊,只是有点尿急(呵呵)。


Q:拍戏中您不慎受伤了,看报道说是自己把自己骨头给踩折了,当时是什么情况?


A:记得那一整天,我都在奔跑,浑身的装备和枪加在一起重达30斤,到了傍晚,腿软了,导演说,要不要再拍一条?我说要!结果开拍后,跑着跑着,左脚一下子踩在了碎玻璃上滑倒了,我的右腿是一条很聪明的腿,当时它就想“我得救救左腿啊!”于是迅速补位,结果就踩到了左脚踝上,左脚十分不高兴,就折了哈哈哈哈哈。



Q:骨折之后还坚持不做手术,自己完成高难度拍摄,保证拍摄进度,怎么忍受疼痛?


A:我可能是觉得手术会更疼吧哈哈哈哈。那种手术很“无聊“的,就是切开你,然后钉钉子,这一钉不要紧,你就得躺上两三周,之后下地还是不能做大动作,那我怎么拍戏啊,陆战靴都穿不进去。可是不做手术,也动不了,正好事故发生后的两天,按照原本的计划,我也得回国办事,就让助手把所有的行李全部打包带走了,做着剧组换演员的准备。


我舍不得这个剧组,我爱这部电影,也很想和林超贤导演继续合作下去,但是你没办法看着一千来号人因为你的问题,工作停滞。所以还不如离开。但是导演,在我受伤后对我说:“队长,我们等你!”这是原话。


我就受不了这种事情,当时就想,一定要站起来,一定要拍下去!那就生挺呗。多亏了南方医院的彭教授和骨科专家覃医生,帮我找到了一个神器,叫做“免负重靴”,它可以将你的力量尽力集中在小腿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疼痛。于是我就可以一瘸一拐地“活蹦乱跳”了,但是还是会影响动作的幅度和质量,所以还是会有遗憾的。


Q:拍这种大密度动作、危险系数很高的片是一种什么体验?


A:拍的时候痛苦,但是每一个镜头拍摄完成之后,是巨大的成就感。


Q:您被评价为“戏比天大”的人,有没有什么事情在您看来比戏重要?


A:除了戏,就是我的猫孩子们了,他们是我的“亲生骨肉”,是他们教会了我表演,磨软了我的心性,没有他们也没有如今的我。



Q:最喜欢自己演过的哪个角色,未来最想演什么角色?


A:不想对以往演过的角色有所偏心,每个角色都是自己的心头肉。未来想尝试更多与以往不同类型的角色吧。


Q:请教一个比较“知乎”的问题,您每年能接到多少剧本?剧本一般是通过哪些渠道递到演员手上的?如何挑选?


A:我完全不擅长做统计工作哈哈哈,所以也不知道有多少,一般来讲渠道就是两种,一种是通过经纪人找来的,一种是直接找我的。三观积极向上、故事好看、结构严谨、节奏紧凑是挑选的关键。



后记:

作为事业如日中天的演员,除了戏中生动细腻的表演,我们很少看到张译以其他形式活跃在大众面前,他不参加真人秀,极少上综艺节目,活得像个老干部。


回首张译的演员之路,走到今天并不容易,28岁还没出头,30多岁才开始挑大梁,演过的戏绝大多数都是大热口碑片,又从不把私人生活置于风口浪尖上。陈凯歌评价他"戏比天大",陈可辛称他是装在文艺青年躯壳里的“土豪”,贾樟柯更说,“张老板,能行”。


或许是受到十年军旅生涯的深刻影响,张译说起话来思路清晰,连讲笑话都感觉有条有理,他也非常喜欢用文字与公众交流,他的文字幽默而充满生活气息。不拍戏的时间,张译大部分都与猫共舞,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够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得其乐,要比人前无限风光更有意义。”

发布于 2018-03-14 13:30

拍摄《乔家大院》时,导演胡玫偶然问起张译,你多大了?

张译答,27岁。

胡玫看了张译一眼,说了一句让张译终身难忘的话。

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不出来,您就洗洗睡吧。

据说当时的张译惊出一身冷汗。

话或许有失偏颇,但这一次的对话,的确让张译不寒而栗。

他已经在文工团待了十年,马上就要28岁,难道真的就这样洗洗睡?认命吗?

这辈子,他张译真的就不能演一回主角?

张译有些难过。

曾看过一期张译的访谈。

在众多艺人中,张译的谈吐特别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除却他播音员的嗓音底子。

更重要的是,无论抛出什么样的话题,他永远逻辑清晰,有条不紊,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真诚且坦白。

不论是在节目访谈,杂志专访,还是在知乎上回答问题,都是如此。

任何时候永远不慌不忙,而且回答态度认真专业。

回答时,永远能做到胸中有丘壑。

随便看一篇张译的专访,都会认为他特别会说话。

此处的会说话,并非指情商高,抑或圆滑世故。

而是能感受到的,在长期书香沉淀下,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名言典故,信手拈来,古今中外,侃侃而谈。

聊起表演的门道,滔滔不绝。

曾有记者评价张译,你不像演员,倒像个哲学家。

毫无疑问,张译长着一张并不讨喜的面孔。

在剧团的时候,就曾被同学们取笑为“驴脸”。

进了演艺圈后,这张平淡无奇的脸,更加显得不合时宜。

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领导告诉张译,小伙子,你转行吧,你演戏等于找死。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娱乐圈还不流行特色化面孔。

那时候,大众最喜欢的是陆毅式的帅哥,浓眉大眼,开朗阳光,一脸正气。

俊朗如陈坤,当初都被认为气质过于阴郁,不符合主流审美。

平淡如张译这样的脸,又怎么能受到欢迎。

即便到了千禧年之后,中国娱乐圈开始盛行特色,张译依旧没赶上好时候。

他这脸,跟帅没什么关系,但是说丑也排不上号的。

有太多人都在告诉他,你这张脸,注定与明星无缘。

张译其人,与他的脸一样。

脸是不合宜的款,人也是不合群的型。

童年时期的张译,就是个腼腆的孩子。

张译小时候

在家里的时候,他最喜欢一个人坐在地板上玩玩具。

这和家中的环境有关。

张译的母亲心脏不好,听不得噪杂的声音。

因此,张译与姐姐,连在家中大声说话都是不被允许的。

但张译很适应这样的环境。

他回忆的时候曾说起,暖暖的阳光会照在红色的木质地板上,他独自一人摆弄整个鞋盒的玩具。

四周寂静无声,唯有钟声滴答滴答,一声又一声,从旭日到暮色,由清晨至黄昏,点缀了整段时光。

张译的父亲是一位音乐老师,他一直希望张译能够从事艺术行业。

当时的张译,一心成为专业的播音员。

高二的时候,张译尝试着考了一次北京广播学院。

成绩一出来,乐坏了!

专业第一!

因为还未参加高考,这一次当然是没被录取。

但这一次的成绩给了张译极大的信心,他觉着,第二年的考试绝对是十拿九稳了。

年少气盛的张译,极其骄傲

他孤注一掷的将三个志愿全部北京广播学院,表达非北广不上的意愿。

家里人再怎么苦劝,张译都不肯听,其实当时浙江广播学院已经录取他了,但固执的张译坚决不肯填北广以外的学校。

这一次,张译依旧考得很好,专业再次第一,文化课也不错。

但他运气实在不好,当年的黑龙江省只有一两个招生名额,最终,张译败给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为此,清贫的父亲第一次连夜坐飞机去了北京,找到北广的老师,希望能通融一下。

为了儿子,父亲拼尽全力,跟老师说到口干舌燥,还是不管用。

回家以后,他什么都不敢跟张译说,但张译已经明白了。

张译当时也是麻木了,什么都没问,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上醒来,张译才明白过来,专业第一又怎么样,他真的落榜了。

居委会都送来了待业青年资格证,张译正式成为一名待业青年。

待业几个月之后,哈尔滨话剧院开始招生,张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了考试。

父亲很高兴,他说你终于干上了跟文艺相关的事情了。

因为只有自费生的名额,清高的父亲拉下脸,找人借了三万块,这才把张译送进了话剧院。

在哈尔滨话剧院的一年时间里,张译总是有些格格不入。

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加上本身又不特别喜欢表演,因此,在话剧院的日子几乎度日如年。

1996年底,张译看了两场话剧:一部是《一人头上一片天》,另外一部叫《地质诗》。

看完之后,他哭了,被震撼了。

张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表演是可以这样的,相比之下,播音实在是太单薄了。

自此,他疯狂地迷上了表演

有了这样的动力,在哈尔滨话剧院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

张译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大量阅读剧本。

张译签约哈尔滨话剧院

后来有位老师便建议张译去北京,他说,你在北京如有时间有钱的话,每天都能看到话剧。

张译赶紧问老师,怎么才能去北京。

老师偷偷告诉他,可以试着考一下北京的学校或者剧团。

张译溜去了北京参加考试,但成绩依旧不理想。

军艺体检没过,中戏的老师则建议张译去考考导演系或者文学系。

失落的张译回到家中后,好不容易才等到北京战友话剧团的消息,说是被录取了,但是得自费才能去。

张译有些犹豫,又得自费……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父亲把家里最后一点积蓄全部塞在了儿子手上。

怀揣那叠薄薄的钞票、大大的梦想,张译来到了北京。

在战友话剧团,张译依旧不受重视。

他深知自己能进话剧团实在不易,因此很珍惜这个机会。

场记、剧务、编剧,跑腿、龙套,他什么都干。

做事永远最刻苦的张译,却一直演不上主角。

那时,张译的代表作之一《士兵突击》还未开拍。

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已经是张译坚持多年的习惯。

父母举债将他送进话剧团,张译觉得自己必须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才行。

团里团外,写剧本也好跑龙套也罢,张译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为了《士兵突击》中的史今一角,张译毛遂自荐,足足写了三千字的自荐信给导演康红雷,最终拿下这一角色。

相比许多幸运儿们出道就是男一号/女一号的待遇,张译拿到这一男三号简直是难于登天。

从初入话剧团到第一次拍摄电视剧,张译花了整整十年。

而这一年,恰好就是张译二十八岁的那年。

与胡玫导演的话,恰好不谋而合。

张译,真的在二十八岁出头了。

但也仅仅只是出头。

《士兵突击》,大红大紫的是王宝强,张译则显得反响平平,有观众甚至直接吐槽这个演员太丑了。

但这部大热剧总算是让张译露脸了,在文工团待了十年的他,第一次有了许多戏约。

沉寂多年,突然有了名气,张译心里高兴,但他说自己不敢膨胀。

谁膨胀了,谁的艺术生命也就到头了。千万别觉得自己是在高处。

没起来过,也就不存在摔下去的危险。”

不敢膨胀的张译,在接拍了多部军旅题材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等剧后。

他意识到,不能只接军事题材的剧,这样的话,戏路实在太狭窄了。

总不能因为当过兵,就演一辈子的军人呐。

演员的转型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张译有些焦虑,他本来出道就晚,却迟迟无法转型,说不急的绝对是假话。

但他知道再急,也于事无补。

多年的军旅生涯告诉他,要学会忍耐,静待时机。

张译喜欢猫,家中已经养了七只猫咪,十足十的猫奴。

在最难熬的时期,他索性把自己关在家中养猫。

在猫咪身上,张译竟然找到了演戏的窍门。

即真诚,自然,顺理成章,绝不矫揉造作,而是顺着人物的性格往下走。

2012年《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石小猛,再次让张译步入万千观众的视线。

石小猛这一角色,不讨喜。

长得不帅,没钱,还是个事儿逼。

观众纷纷认为女主角投入富二代怀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角色招人嫌不假,但对于演员张译来说,这一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

从这部剧开始,张译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角色。

《抹布女也有春天》的文艺青年吴桐。

《辣妈正传》的受气包丈夫元宝。

《嫁个老公过日子》的大男子主义青年甄好……

如今的张译,依旧谈不上大红大紫。

但比之从前的跑龙套十年,实在有天壤之别。

名气有了,戏约有了,连渴望已久的奖杯也拿过好几次。

但张译说自己离明星远了点,还是踏实做演员吧。

他依旧不太合群,除了演戏,最喜欢的日常是看书,写字,逗猫。

他没有任何标签,不是任何特定类型的演员。

却可以像一张白纸,跟随剧本涂描上色,栩栩如生。

比之张译毋庸置疑的好演技,我更认可他个人的魅力。

一个能在坎坷中沉浮多年,依旧从容淡定、温润谦逊的男人。

他所拥有的魅力,早已不再是浮在皮囊表面的镶金,而是内心深处的藏宝。

张译的举手投足间,拥有的是整容式的魅力。

他本人,就是最佳示范。

发布于 2017-12-14 12:16

就我一个人觉得他是又帅又有演技吗?

我感觉最近红海行动,小太爷又圈粉不少啊,我这小答案的点赞数在提升。

喜欢张译是因为他的演技,直击心灵,以上。

编辑于 2018-02-20 14:18

《士兵突击》史今圈粉。

如果生命中可以遇到这样一个班长,感觉世界会十分温暖。

笑起来特别纯朴好看。


知乎看过他不少回答。文字和笑容一样质朴。

想起孔子对于君子的解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喜欢。

编辑于 2020-10-18 06:28

怎么评价演员张译

不太知道

我只知道

在一个喧嚣的午后

我遇见了一个孟烦了

我以为我遇见的是

民国时空的自己

编辑于 2017-02-23 10:12

我一直认为士兵突击的男主角并不是许三多,是史今。

史班长在剧中崩了大半场就永远的离开了。在许三多的后半程里,编剧没有舍得给他再多一个字,纵身如此,我还是坚定的把男一号的位置留给了史今。

史今遇见许三多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人是他所有青春岁月的一个句号,而史今对于许三多是一长串的省略号,长到许三多未来岁月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史今在这串省略号上标下的一个点。当连长带着退伍之前的史今走过天安门广场,史今的眼睛一直看着窗外,他不遗余力去守卫的地方,这一刻,不仅是与部队的告别,与战友的告别,更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告别。所以史今泪流满面,他的嘴愈张愈大,不仅是因为里面有一块连长塞进去的大白兔奶糖,更有他强行压制的悲怆。不晓得有多少人在屏幕前与史班长一起流着泪,强行压制住将要冲破胸腔的哭泣。

史班长退伍了,银幕上多了一个牵挂的演员叫张译。

从此之后张译在很多剧目中留下了他独特的,有光彩的诠释。可是我都不觉得这是我想要的张译,我喜欢他演的每一个角色,可是总觉得每个角色到了心里就缺了一个角。

一直到鸡毛飞上天的陈江河,带着跑火车的方言出现在银幕前。陈江河遇到了骆玉珠,照顾她保护她终于给她找到一个安全的窝,陈江河悄无声息的离开去闯天下。骆玉珠等了他三年,没有想到的是,陈江河后来找了她八年。当陈江河坐在绿皮火车上忽然看到对面火车里同样在候车的骆玉珠,他使劲的张了张嘴,他的嘴愈张愈大,哆嗦着,终于厚积薄发的吼出一句:骆玉珠你要去哪里啊,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本来已经蓄满的悲情的我,突然破涕为笑,这不是史今么,原来史今退役之后就是陈江河。

史今说只要你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你就做到了。演员张译做到了。

史今说你有要在心里边要答应完成的一件事吗,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你有吗?

演员张译给了一个圆满的回答。

有的,一定有的。不仅是我们已经看到的史今,陈江河,何莫修,孟烦了,芦炎,韩德忠,张晋生,董小凤……还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他们中间。

演员这个职业真好,所有的角色都没有结束的时候,另一刻你就开始续写。

所有直戳人心的感动都来源于人性的本能。

编辑于 2017-03-20 21:23

知乎首答,献给小太爷~


早几天看一篇张译的访谈,谈及在电影《亲爱的》里饰演的角色时,张译说了这么一句话—— “所有人都要面临尴尬,没有人能随心所欲”。

看到这句话不由得笑了笑,因为想到了不久前自己刚写过的,因他饰演的另一个角色而写下的一句感慨——“这世上哪有光辉伟岸之人,都是血肉之躯要受羁绊的凡人”。

这两句话之前的微妙联结,我愿称之为,某一个演员与某一个观众的微妙共鸣。

图片来源:ICON-F时尚画报

l 好演员张译

在我眼里,好的演员分两种,一种是个人气质明显的,当他遇上与个人气质契合的角色时,演员与角色两相碰撞能有精彩的火花。譬如演员周一围,不管是《红色》里小捕快铁林的至死不低头的热血骄傲,还是《绣春刀》里大师兄丁修的亦正亦邪、嘲笑世人的邪魅骄傲,还是我眼里的演员周一围本人的不慌不乱,冷眼旁观观己观人的骄傲,“骄傲”二字是穿行其中的细线。

而另外一种,则是在戏剧里完完全全把自己揉碎,重塑,你看得到甚至觉得触碰得到角色,然而看不清退隐其后的演员——你看过了无数个他饰演的角色,也就看过了无数次打碎与重组。

张译在我心中便是个这样的演员。

最近补了很多张译演过的电影电视剧,一部一部或完整或不完整地看下来,越往后越惊叹于一个人怎能有如此多的神情与情绪。

不同的角色,迥然不同的神情举止气质,明明是同一张脸,同一副身躯,却又分明是不同世界里不同的脸,不同的躯壳——活得颓丧如烂泥,然而良心深处不愿一直这么烂下去的嘴贱心善的兵瘸子,心狠手辣偏又愚蠢狼狈的逗比五星杀手,沉稳刚毅、思维缜密又内心柔软的海军突击队队长,儿子被拐走后在寻子的希望与失望,不甘与煎熬中过活的暴发户,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欺负然而只能强忍愠怒与尴尬,讪讪挤出笑脸的小城管……

撑起这些人物的,不仅仅是故事和妆容,更是拿捏精准,少一分不饱满,多一分太轻浮的表情、动作、语言,和情绪。

图片来源:ICON-F时尚画报

同样是哭,他展现给你的,有被一根稻草压垮之后放声痛哭的委屈脆弱,有面色凝重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无声流下的隐忍,有长时间平静讲述时突然被某个伤心回忆抓住的落寞阻滞,有歪着脑袋冲着你露出孩子般的笑的喜极而泣……

同样是冲着爱人的笑,他展现给你的,可以是南方男人同妻子嬉闹时的包容、宠溺与温柔,可以是东北糙老爷们那种“你是我女人,我是你爷们”的蛮横得瑟的在意,也可以是初恋少年的羞涩笨拙,痴气傻气……

哭与笑之外,他在镜头前呈现的,还有更多更丰富的言语难以描述的神情与情绪。很多时候,明明一句台词都没有,光看他的神情的细微变化,你便能感受到接连涌现的情绪变化扑面而来。

曾经看过一个他演过的角色的混剪视频,其中有一个片段截取自一部讲述战乱年代故事的电视剧,剧我没看过,不了解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然而那个小小的大概半分钟不到的片段,几乎把我看哭了。

片段的开始是他在对着姑娘诉衷肠,然后姑娘背对着他认真地质问了一句什么。

几秒钟的镜头,我从他的眼神与神情里明明白白地看到了接连闪现的犹豫,纠结,惶惑,慌乱,不知所措,欲言又止,然而终归又收拾好了一切,抚平了一切,神情复归坚定与平和。

然后,他对着那个背对着他的姑娘,说出了那句,“因为我爱你”。

莫名地觉得心碎。我本该是冷静疏离的旁观者,却被那些神情扰得心碎。我明明什么故事都没有看过,却像看到了无数的前尘旧梦,像看遍了他经受过的欢喜与挫败,离散与重逢。

https://www.zhihu.com/video/986625566426116096

(挑了一些喜欢的片段剪了一段角色混剪)

l 戏里戏外

写完了戏里一人千面的演员张译,本想再写写戏外的张译,却发现不知从何下笔。

我关注了他的微博知乎,看过很多他的文字视频访谈,看过很多他写的文字,知道他有写作的习惯,知道他养了7只猫,知道他有过一些什么经历,听过他对很多人事的看法,可是,如果你问我,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不上来。

纯真是他,圆滑是他;坦荡是他,疏离是他;温良是他,蔫坏是他;无趣是他,有趣是他……

图片来源:ICON-F时尚画报

有着多重性格侧面,但又不轻易无遮盖地袒露。若言“人生如戏”而我们有幸远远当一回他的观众,那“张译”这个角色惯于收敛自己,隐藏自己。

我喜欢“演员”张译,我喜欢“写作者”张译,这两重角色已经给了我足够的理由去喜欢他。“演员”与“写作者”之外的张译,看不真切倒是更添一分捉摸不透的迷人。

编辑于 2018-06-03 15:24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每晚准时查收K社推文的小伙伴应该知道,2019年最后一个长假我几乎都是在跟自家沙发相亲相爱。

难得出门,也是直奔影院,可喜可贺地延续了两点一线影院到沙发的日常生活。

结果呢,毫无疑问,长膘5斤收获了近期凭实力出圈的最低调的宝藏男孩男人。


国庆电影三部曲,两部都有他的身影。

《我和我的祖国》中,为了符合角色病重的羸弱形象,短期内减重15斤,整个故事几乎没怎么露脸、没什么台词,却让人对那双眼印象深刻。



「口罩都遮不住的演技」一度还冲上wb热搜。

《攀登者》虽然口碑不佳,却无碍于观众发现他的闪光之处。


大屏幕上接二连三的虐身虐心,戏外却跟着吴京这个老大哥一起组成了行走的段子手。

最火的就是K社上周转载文章里的那段——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路演现场。

张译说自己在和吴京拍《攀登者》的时候收到了《祖国》的邀约,他拿不定主意,问吴京怎么办。


吴京:我肯定哪儿都不去,就拍咱眼前这个。

张译:那好吧,我听你的,我哪儿也不去


图片来源转载推文

然后,超有默契地,俩人在电影推广上相遇了……

提起张译,很多人的反应可能都是:名字很茫然,角色很熟悉。

《士兵突击》里的班长史今,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意难平。


《我的团长我的团》让观众至今称呼他一句「小太爷」。

《鸡毛飞上天》中,陈江河打电话飙各种方言的cut人气居高不下。


欸哥,我陈江河

义乌的陈江河

义乌卖暖壶的陈江河

(搭配方言食用笑死了)



也许是早期参与的影视作品多是正剧向,张译留给观众的印象往往是严肃的、正经的。

但其实私下的张译有着特别意想不到的反差萌。

《士兵突击》的时候跑去贴吧创吧。

当吧主、正儿八经发帖子,卸任的时候还有离职文章。



同年搞了个博客,认认真真地码字,码出了一本书

也就是2013年出版的《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从学生时代到当兵生涯再到演员岁月,被他用一个个段子一笔笔记录了下来。

稚嫩、天马行空,有些天真的气质。

有些好笑又有些笑中带泪。

《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微博时代的到来,冲击了纯文字的写作习惯,博客没什么人玩了,交流也就变少了。

张译又发现了知乎,从此热衷于做知乎大V,别人都是「谢邀」,他是自己跑去「无邀生喜答」。

写张译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只恨不得一根笔扔给他:给,你写!

为什么?


因为一个不喜欢码字的演员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铲屎官——这个男人真的太喜欢写东西了(在部队里的时候工作需要被逼着写后来写出了习惯写出了滋味写出了真爱)。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写东西的习惯。

跑到知乎上当大v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码字的欲望,顺便提高写作能力。



所以他写东西,往往很认真也尽量专业。

知乎回答26条,看起来不算特别多,但每条几乎都是洋洋洒洒几千字。


因为是个猫奴,头像都是猫

内容大部分都是和影视作品、猫、环境有关。

任何题材都能写得生动形象,起承转合。


正经起来,他谈演员的理想,谈《红海行动》镜头里的英雄谱。

戏谑起来,他主动跑去回答「作为演员,拍吻戏是种怎样的体验」。


文字里透着好玩,当然还有些男人的小低俗,但却又很真实。

不过早年的张译也因此被黑过很久。

2013年,张译参加《非常静距离》,聊起前一年拍《好家伙》时的剧组故事,说自己成立了个妖精会。


图片来源知乎


尽管后来,张译亲自在知乎上详细解释了前因后果。


节选

也有妖精会的成员出来澄清。


这件事却成了张译避不过去的黑历史。


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沉稳的张译,言辞间都有着几分糙劲儿。

《士兵突击》贴吧八周年的时候,张译在博客上写过纪念文,里面有段是兰晓龙好友去世后的情节,不暖也不细腻,透着男人之间的硬和糙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译说自己经常是剧组的逗比,用来活跃气氛,半吊子的段子手,抖抖机灵。

可同样,又很严肃、很较劲儿、很拧巴。

演戏上,谁见他谁怵。

不好合作、较劲真儿,爱在现场修改剧本。


拍《追凶者也》的时候,硬是让导演曹保平连夜重写了台词。


没成名的时候,大概2002年,张译还在团里排话剧版《士兵突击》,角色就一句台词,其他时间都在充当场记。

但张译却把话剧的所有台词全都背了下来。

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译进行了8分钟的脱稿演讲,有现场工作人员路透,前一天彩排时,这个家伙现场一句句嗑。


工作上如此,生活里也一样。

2018年年初的时候,张译坐高铁到江苏。

路演现场遇到喜欢自己的女孩,较真地问人家为什么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经常以演技出圈的张译,其实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局限性。

过于外放而收敛不足——

所以他不喜欢被导演夸「太棒了」,不喜欢这种会让人陷入自满的评价,更希望得到「被肯定但又同时被告知还能有所提高」的鼓励。

因为在成为演员的这条路上,他一直充满着忧患意识。

长相不够帅,丑也丑得没特色,27岁都还没混上个真正有代表性的角色。

直到《士兵突击》,他毛遂自荐,写一封长长的信给导演康洪雷,一条一条具体分析,为什么要选他。


后来他没演成许三多,反而演了班长史今。

演得好吗?不差。

但却被说是本色出演。

就连史今坐在车里,望着天安门哭的那段,也是真情实感——开拍前,恰好张译收到转职批准,为了演戏,他离开了待了10年的部队。


既然被说本色出演,那就接不同的角色。

一次、两次,还是被说或多或少都在本色出演,到了第三次,张译累了,也终于意识到这已经违背了他演戏的初衷,迅速调整了心态。

也许是当兵多年磨出来的忍耐力,让他具有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却不怎么焦虑,即使成功走上各大电影节,心态也不浮躁。

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明确,忙到累死也是快乐的。


事实上,张译一直都是自卑的。

尤其是外貌上总被说丑、丑成驴脸……

但他却学会用一种自我解嘲的方式跟骨子里的自卑相处。

这样的经历同时让他时刻保持着自谦。

2015年张译凭借《亲爱的》拿下了金鸡奖最佳男配。

据说亲吻孩子面颊这段是他临时加的,漫长的寻子之路、对没有找到的儿子的负罪感,全都在其中了。


张译自谦说是自己捡了个漏。

但其实那年,最佳男配这一组竞争无比激烈。

王千源、王志文、韩童生,等等。


因为他意识到这世间原来还有一种自卑和自谦混合的力量。


用张译自己的话来说,十岁第一次看电影《红高粱》后,从想走进电影荧幕到真正走进电影荧幕,他走了整整三十年。

被说形象没特点,不会演戏绝对死路一条。

怎么办?跑剧组。


从群众演员做起,入行二十来年,14部舞台剧、20部电影(截至今年26部)、40部电视剧、100多部广播剧。


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过来,才敢站在舞台上笑着说一句「我是一名演员」。


凭借《鸡毛飞上天》拿白玉兰视帝奖的那一年,评委钟汉良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戏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


张译一直坚称自己只是演员,不是明星。



在他的认知里,演员就是演好戏,至于娱乐大众、商业价值甚至包括被过度消费,都不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也因此,被传过脾气不好、耍大牌。

截图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提及张译,都会惋惜:这个男人怎么总是戏红人不红。

记得住角色,记不住脸和名字。

但对张译而言,这些反而是他所追求的,也是对他演员身份最好的肯定。


他对演戏一直有种迫切又纯粹的欲望。

不怕辛苦、不怕受伤、不怕忙得要死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从来没想过离开,只想做一个演员。

因演戏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记录一些故事,讲述一些故事,留下一些故事。


无论身处什么位置,撸猫、演戏、写作,就是他的人生了。

就像张译当年出书的时候,那段我特别喜欢简介——

张 译


演员,哈尔滨人,萧红的邻居,蒲松龄的老乡。

爱水,爱猫,也爱惹事。


几乎没有旅游过,也不安排假日,

一天不在剧组就不自在。


因为演戏东奔西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听他们用不同的方言讲故事。


戏外不善言辞,之所以写书,

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发布于 2019-10-10 10:22

张译是现在国内影视市场上很有特点的那一类型男演员,但聪明的不激进,突出的不冒犯。

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接烂戏。

明白自己的长处所在,善于塑造角色,外形也没有太大的约束性,不是丑角脸,也不是美丽花瓶。

血厚,前有史今孟烦了,后有《红海行动》《亲爱的》。

踏踏实实角色塑造的不浮躁,但也不脱离市场,在献礼片里和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还是能看见他。

不立人设,没有被人设反噬,从而禁锢自己的戏路,见好就收,见坏就撤。

张译算不得天分型的演员,不像周润发周迅这种天才选手,抬眼那一下就是能戳中你的心。但是他的才华刚好让他和寻凡没天赋怎么挣扎也出不了头的演员分开,加上肯吃苦钻研没包袱,好人坏人都能演,戏路宽过一般的很多同龄男演员。

典型的勤勤恳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然而然走到头部的各行各业都有的那种类型。对于张译本人没有什么评价,我每天的瓜田被那些劈腿出轨、德不配位的铁憨憨占满了,他的料大概不够营销号们写,我不是特别了解。但作为一个演员,演这件事情他做到、做好了,而且没有形式化流水化的把每一个角色演成一个定势。

就是演员张译,不是男明星张译、代言人张译、企业家张译、综艺人张译,还挺好的。

Ps.鸡毛飞上天我真是爱,两口子看甄嬛吵架那一段简直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写实23333

编辑于 2020-10-17 16:42

出名要趁早,无论是圈外还是圈内人,大部分都这样认为。

放眼娱乐圈,还未成年就出道的明星比比皆是,杨幂四岁就开始出演电视剧,赵薇21岁主演《还珠格格》,黄磊高考那年暑假被陈凯歌一眼选中出演《边走边唱》……





可以说,很多人的演绎之路都是注定不平凡的,毕竟未来的影星,自然要比与普通人多一点不平凡的经历。

但对于28岁才出道的张译来说,他的经历令人一度怀疑,自己并不适合演戏。



曾经团里最丑的人之一

张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从事文艺工作的家人,也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他的成功之路注定是没有捷径而言的。高考那年,一心想当广播员的他,选择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中国传媒大学。

求学之路并不顺利,张译两次落榜,在失望之余,家人劝他去哈尔滨话剧学院学表演,那一年,表演在他的心中,没有任何概念。

几次辗转后,张译进入了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那年他20岁,穿上军装,站在人群中,无疑,张译的外貌并不是最出色的眼睛太小,脸太长,皮肤黑,个子也不高,张译经常被这样调侃,演出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都认为,他可能真的与表演无缘。



就在很多同班同学登台演出的时候,张译却变成了"幕后工作者"。

写主持词,策划晚会,因为字写得好看被领导看中,培养他写报告,偶尔有登台的机会,也只是担任一下主持人。就这样等了几年,张译真正的演绎生涯终于来了,出演电视剧《士兵突击》。



28岁还没出道,算晚吗?

"男演员28岁还没出道的话,赶紧洗洗睡吧!"那一年,张译27了,导演胡玫的这句话,令他终身难忘。

而就是在听了这句话后,张译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燃起了,电视剧《士兵突击》开拍前,张译亲自写信给剧组,表达自己向参演的决心,后来,就有了剧中的班长,史今一角。

说起《士兵突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他那双坚定地眼神,不放弃的精神令人始终无法忘怀,还有就是剧中身怀绝技的段奕宏等。

同样,张译饰演的班长史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在拍这部剧之前,张译经历了多年的军旅生活,剧中的史今,不仅是角色本身,也是张译他自己。



《士兵突击》有一个经典的名场面,就是一群人退役后,坐车路过天安门的场景,恰巧拍戏那天,张译本人也是接到了转业的通知,离开了生活多年的部队,张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甚至在拍这场戏的时候,忍不住大哭

太真实了!张译对角色的理解真的是太真实,太到位了,他演的史今,并不单单是剧本上的,也有自己对角色本身的解读。



从《士兵突击》后,张译也正式开启了漫长的演绎生涯,电视剧播出后,很多人觉得,张译可能会一炮而红,但现实又没有按照大家所想的情节走下去,虽然有很多戏演,但大部分都不是主角。

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饰演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在《生死线》中饰演一名博士……



每一次对角色的把握都很重要

不管是什么角色,张译在拿到剧本后,都会细细研究,反复朗读台词,揣摩剧中人物。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亲爱的》曾感染了不少人,张译饰演苦苦寻找孩子的父亲。

孩子走失后,他发起了互助的组织,影片中,几次面对孩子走失的现实,他的情绪表现的非常具有感染力,既悲痛又要保持理智。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译凭借《亲爱的》获得最佳男配角



虽然是男配角,张译却一直都在努力着,2017年他主演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终于获得了白玉兰最佳男主角。

观众们认为,这个奖颁给张译,的确实至名归。此后,张译又出演了很多优质的影视剧,《红海行动》《攀登者》等。



2019的"波折",2020的"重生"

2019年对于张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关于他的作品有很多,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波三折。电影《八佰》撤档,原本去参加柏林电影节的《一秒钟》由于技术原因退赛,而这两部片子中,他都是主演。



但也并完全都是"波折",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影片,获得一致好评,张译在其中饰演献身科研事业的人员,令人心疼。与此同时,他主演的《攀登者》也是票房口碑双丰收。

无论是收获还是波折,张译都没有因此放弃或者骄傲,2020年,他主演的电视剧《重生》开播。豆瓣评分8.0 ,是部难得一见的优质国产电视剧,观众们的期待值也非常高。

在播出的前几集中,他饰演的警察秦驰,没有过多的台词,但光凭出场时的几个眼神就能体会到角色的情感,太给力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对于张译来说,28岁才出道并不算晚。然而也正是早年经历的重重波折,才成就了今天的他,同样,观众们也期待张译能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新剧《重生》开播,一些影迷认为他的演技有些过头了,你们觉得呢?

发布于 2020-03-23 21:12

就我这挑剔的毛病,

张译是我男神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段奕宏。

怎么没有彭于晏?

那必然没有,那是我老公!

编辑于 2020-10-18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