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7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受降雨减少和退水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开始高位缓退,但仍处于超警戒高水位,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汛情当前,医疗救护和消杀防疫工作进展如何?退水之后哪些卫生防疫工作刻不容缓?17日,总台央广记者实地探访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受淹区域,了解居民安置点和退水区域消杀防疫工作。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鄱阳湖的岸边多个村庄被洪水淹没,部分受灾居民从7月12日起陆续被转移至附近地势相对较高的集中安置点。

杭桥中学安置点食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钱成 摄)

  记者17日在都昌县最大的灾民安置点——土塘镇杭桥中学安置点了解到,目前该安置点共计转移安置了附近三个村庄的224名居民。安置点负责人曹继忠告诉记者,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下,人员相对密集的安置点是消杀防疫的重点区域。曹继忠说:“外来人一般不让进,有事的话我们进行登记、量体温,进出要扫码。对于宿舍卫生,我们请了一位工友每天负责打扫。对于食品安全,我们对他们吃的菜都要进行留样,并且保存48个小时。关于消杀方面,我们安排了专人对食堂、宿舍每天进行两次消毒,都有消毒记录。”

  在每个安置点,当地政府都设立了一个医务室,配备了至少2名医务人员值守。

安置点医务室配备的常用药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谢元森 摄)

  “主要是老百姓日常疾病的药品,因为这段时间蚊虫、感冒比较多,我们有消炎药、防暑的药物……”在杭桥中学安置点医务室,医生刘辉向记者介绍着医务室药品配备的相关情况。这个医务室由原来的学校办公室改建而来,记者在现场看到,医务室看起来相对简陋,但各类基本的药品配备齐全,消杀药剂也准备充足。刘辉说:“比如一些常见病,这里能解决的我们当时就解决;假如有(突发)疾病,我们有安排医疗救助的车辆停放在这里,随时待命,保持战时状态。”

  土塘镇杭桥村村民聂文启因为家里被洪水淹没,7月12日就被转移安置过来,是该安置点的第一批入住人员。对于安置点的条件,他表示可以接受。他说:“卫生还可以,食堂、寝室都还可以,都干净。每天早上、晚上都要测量体温,发现有问题,就会处理。”

  记者在安置点了解到,安置居民的宿舍是由校内原本空置的宿舍或教室改造而成,每个宿舍根据大小和人员情况的不同,分别居住8-11位居民,宿舍内配备了电风扇和放置物品的柜子,安置人员的一日三餐则由镇政府免费供应。

  记者:今天中午吃的是哪些菜?

  工作人员:今天中午是黄瓜炒肉,还有包菜炒香肠。

  记者:您现在在做的工作是什么?

  工作人员:打热水给他们洗碗,里面放洗洁精……

  连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缓退,在都昌县已有部分被淹地区慢慢退水,部分居民已经迫不及待回到自己家中。不过,都昌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卫国提醒,暂时的退水并不意味着居民可以立即回家居住。一方面,汛情并未完全消除,居民冒然回家入住仍然存在被洪水侵袭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洪水会淹没下水道、厕所、垃圾堆等,污水蔓延,容易造成一些传染病和流行病的传播,所以被水泡过的区域特别是房屋和周边环境需要进行消毒和杀虫之后才能入住。

医务人员给受灾村民做简单的身体检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谢元森 摄)

  17日中午,记者跟随刘辉一起骑着电动车,进村入户,实地指导村民开展消毒防疫。刘辉说,早在退水之前,当地疾控部门就已经统一组织安排了相关的培训工作,指导各个乡镇的卫生工作人员如何进行退水后的消杀防疫工作。他介绍说,大灾之后防大疫,重点是要做好饮用水、餐具和环境的消杀工作。刘辉说:“像井水,我们要求先把井水抽干,抽干以后再放消毒片。像村庄环境,我们先要清理淤泥,清理完成后才能消杀,因为不清理起不到消杀作用。在农村,很多人喝生水,要做好宣传,不能喝生水,大灾之后寄生虫比较多,一定要喝煮开的水。”(记者钱成 谢元森 李竟成 通讯员程玉香 吴龙明 江传曌)